第217章 货币改革【二更】
【今天第二更,】
王辰浩设套耍了光绪一把,将日本赔偿的五百万英镑收入自己的囊中,这令光绪非常郁闷。
在经过冷静的思考之后,光绪知道他现在还没有至王辰浩于死地的证据和力量,因此不敢打草惊蛇,有苦只能自己吃了。
随着清日战争的结束,光绪的主要精力又转回国家改革上面来。
光绪最近大感自己身边无人可用,因此大力提拔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青年维新派,同他们的接触当中,光绪越发的要进行维新改革了。在光绪看来,或许只有改革这个国家制度才能够延续清王朝的统治。
经康有为上奏,光绪决定先进行货币改革,统一大清货币系统,结束全国各地私造钱币,压榨百姓财富的情况。
同时,自从银亏危机爆发后,清帝国各地已经放弃使用白银了,而是使用黄金和铜币流通。铜币是地方督抚们制造,混乱不堪,且短斤少两造成的通货膨胀十分严重,金币和纸钞也是使用外国货币,本国纸钞犹如废纸一般。
长期依赖外国货币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令清帝国的权威和影响力变弱,于是光绪决定进行币制改革。
此前,光绪就责令盛宣怀在上海成立大清通商银行,招商纳股,筹集货币金融改革所需资金。
盛宣怀不辱使命,已经筹集到了款项。光绪已经知道通商银行的大股东变成了美洲银行,也就是王辰浩。但是形势所迫,光绪想到上次他拒绝卢汉铁路跟王辰浩借钱一事被他否决后,王辰浩带头闹腾起来的全国范围内的收回路矿运动,折腾的不轻。光绪也被吓怕了,因此在这件事上有所顾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光绪责令盛宣怀连同户部尚书翁同龢,以及帮办康有为、梁启超几人筹建户部银行,准备进行币制金融改革。
清廷成立户部银行,要进行货币金融改革,顿时吸引了全世界各国列强们的目光,各国都向参与进来,因为在改革当中必然会产生“货币差”利润,小国改革的话不会引起列强们的兴趣,因为货币差很小,量也小,没什么利润可图。但是清帝国不同了,庞大的人口、庞大的市场,两千年的古老帝国,占据世界第二的gdp总量,一旦进行货币改革,那么这个货币差的利润可就庞大了。
英法美德比葡荷等十几个欧美发达国家的银行团们纷纷瞄准了清帝国货币市场,等待清帝国发行新币,然后他们就开始囤积买卖,从中赚取暴利。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如果清帝国没有足够的资金作为准备金的话,一旦被列强们疯狂囤积,必将造成货币量紧缩,引起通货紧缩,市场没有足够的货币流通,影响经济。而列强们在大量囤积后,再突然放出手里的货币,如果清帝国没有足够的力量及时消化这批货币的话,那么就会引起通货膨胀。
这一个紧缩一个膨胀,期间的利润是巨大的,对清帝国来说弄不好就会损失惨重。但是,清帝国对这方面根本不懂,确切的说没有专门人才。
不过,清帝国很幸运,因为光绪的币制改革想法当即遇到了巨大的阻力,这个阻力来自清帝国内部的庞大利益团体。
7月20日,光绪正兴致勃勃的跟翁同龢、康有为等人研究货币改革事宜时,接到了来自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闽浙总督升允、四川总督刘秉璋、云贵总督于振铎等十几个督抚们的反对,几乎全国的各个封疆大吏先后上书朝廷反对统一货币,反对进行金本位制改革,要求保持金铜本位制。
张之洞等地方督抚们的反对,主要是因为朝廷的货币改革将影响他们的收益,影响他们的敛财之路。
以张之洞的武昌造币厂为首的各省造币厂,大量发行当十铜元,一年内至少可以获得2100万两的铸造差额。张之洞反对改革根本理由是要保护地方的“既得权益”,即从造币厂的单独运营中所获得的利益。
清政府统一进行货币改革当即遭到了红灯,这令光绪非常的恼火,然而慈禧对此拒绝表态,就是要看光绪的笑话。
三日后,光绪帝又一次发布上谕,除了湖北和广东以外,其余各省停止铸银。上谕特别说明,银元是以库平七钱二分来换算,京饷为首的各种公共岁出入的30%可用银元来办理。但没过多久,江南、山东、四川、广东等仍然获得了继续铸银的许可。并且,清政府责令各省银元局提交有关银元铸造的报告书,但除了广东和云南两省外,户部没有接到其他省的报告书。这样,清政府试图统一银元的计划再次落空了。
光绪见无法阻止地方滥发钱币的势头,于是决定在京师设立银钱总厂。要求各省所用银钱,式样各殊,平色不一,最为商民之累。自应明定划一银式,于京设立铸造银钱总厂。新式银钱铸成足敷颁行后,所有完纳钱粮关税厘捐一切公款,均专用此项银钱,使补平薪水等弊扫除净尽。
为了直接掌握造币权,光绪帝设立银钱总厂,显示出要以银钱总厂的银元统一全国银元的意图。与1898年银元的使用比率不同的是,规定“所有完纳钱粮关税厘捐一切公款,均专用此项银钱”。
币制改革一事闹腾的挺欢的,但是却迟迟没有动静。各省督抚阳奉阴违,依然各自铸币,不理朝廷铸币的事情。
这样,光绪一方面要改革,一方面又无法进行,顿时下不来台。
光绪没能力进行货币金融改革,遇到了强大的阻力,可是这却给王辰浩带来了机会。
此时,直隶地界上的货币流通也非常混乱,王辰浩实际打理直隶事务,也对此了解一些。混乱的货币造成经济发展不顺畅,买家卖家认同不同的钱币,很多时候买家买不到东西,卖家也卖不出去货物。
针对这种情况,王辰浩早就准备进行直隶地界上的货币改革了,但他希望中央出台改革方案,然后王辰浩想办法控制中央发行货币这样省事。但如今王辰浩观光绪无法推行货币改革,因此就不指望光绪了,只好自己先来稳定直隶地区的货币流通。
为此,王辰浩同王士珍和阮忠枢等人商议,决定以美洲银行的黄金储备为基础,发行新货币。为此,王辰浩请来国内的一批货币专家讨论,包括张嘉璈、宋汉章、叶景揆、陈锦涛和王克敏等国内银行金融业专家们,以及美洲银行葛登尔给王辰浩请来的国际金融顾问精棋,一起着手研究新版货币事宜。
“先不说国朝其他诸省的货币有多么杂乱!单说直隶就有十几个钱庄和外国银行发行的钱币,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更是七八十种之多!而且货币之间的兑换时时刻刻都变化,不但老百姓们吃不消,就是商人都不停的在提心吊胆,生怕赔了进去!他们钱庄和银行倒是赚了个够,可是对于政府来说,那是吃了大大的哑巴亏啊!”
王辰浩提出了他的改革初衷,熟知金融问题的张嘉璈、宋汉章等人纷纷表示赞同。
阮忠枢义愤填膺的说道:“不错!我早就看不惯这些个督抚们中饱私囊了!他们都是老百姓的吸血虫,只是以前咱人卑言微,说的话还赶不上放个屁有影响力!现在有王大人主事,咱不能再眼看着不管了啊!”
众人对于王辰浩是非常尊敬的,因为他们知道很多时候,王辰浩总是站在国家民族大义上的,他们知道王辰浩为这个国家付出了多少的心血,没有人能够像王辰浩付出的那么多,这也是他们对王辰浩肃然起敬的其中一个原因。
看着众人期盼的神情,王辰浩笑了笑,说道:“金本位制改革没有问题,咱们有的是黄金储备!不过在币制改革上,直隶的现有的那些个‘陋规’等势力人群,我们如何处理?”
王辰浩认为最大的问题不是有没有钱,也不是有没有人会改革,而是改革必将触动一些人的利益,就像光绪的币制改革面临各省督抚们的反对一样。王辰浩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咸丰以来,清政府即想让面临崩溃的传统制钱体制(特别是京师地区)得到恢复。1887年清政府采取措施,让临江临海各省使用新式机械来铸造优质钱币,同时用制钱来征收一部分厘金和盐税,通过海路运送到京师。可是,收支基本不平衡的大规模的制钱发行政策未能成功,因此没有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尽管如此,这项举措仍成为中国币制运营中的新“转机”,它引发各省开始单独铸造中国银元,带来了“通货发行的地方化”现象。
具体言之,1887年2月,两广总督张之洞指出外国银元不仅在广东,而且在全国各地都有流通,他以驱逐外国银元和填补铸造钱币所产生的损失为名,奏请利用新式机械来自铸银元。得到清政府同意后,广东于1890年发行了银元。后调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又在1893年获得了在湖北自铸银元的许可,并于1895年开始在湖北发行银元。
甲午战争以后,在逐渐活跃的币制问题讨论中,又有人提出扩大银元铸造的建议,同时,由于银元铸造具有巨大利益,各省都先后开始了银元铸造,到1897年为止,奉天、吉林、直隶、江苏、福建、安徽、新疆、湖南、浙江等也都自铸银元。各省的银元铸造存在着很多问题。各省所铸银元的平色(重量和纯度)不一致。1897年吉林铸造的大银元(面额1元),重量只有0.6988两(库平);1898年直隶北洋机器局所铸大银元为0.7289两;1897年奉天发行的大银元的纯度是0.845,而湖北的为0.904。
由于各省银元的平色不同,这些银元离开所铸造的省份进行流通,就会大幅贬值,即使在省内流通,也比墨西哥银元等外国银元便宜。
更为严重的是,铸造利益的扩大使得小银元大量发行。大银元的铸造利益率只不过为2%左右,但是纯度为0.82的小银元的铸造利益率却是10%左右,因此各省所铸造的银元中面额为二角的小银元占了绝大多数。
这样一来,大银元和小银元之间的法定比价就崩溃了,小银元的实际流通价格比面额更便宜。此外,铸造利益也使各省间产生了矛盾。譬如,湖广总督张之洞为了确保湖北银元局所铸银元的销路,便反对两江总督刘坤一开设江南银元局,而刘坤一则置之不理,强行铸造银元。
以上种种理由说明各省的银元铸造给晚清的货币体系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出于铸造利益而滥发银元,跟制钱铸造的不振一起加速了“银贱钱贵”的现象。为了解决“钱贵”现象,有人数次提出了铸造当十铜元的建议,但鉴于咸丰年间发行当十大钱的失败教训,清政府对当十铜元的发行犹豫不决。
清政府结果统一银元的计划,因为势力强大的督抚们的反对,实际上是失败了。
宋汉章说道:“地方之所以规避中央的币制改革,是因为地方行政和财政的内部构造上存在着所谓‘陋规’的问题。官员的俸禄非常低,地方官的收入并不能支付所需,更不要说没有俸禄的胥吏和衙役了。因此知县以下的胥吏、衙役们征收‘陋规’以维持生计和官衙的公共支出。‘陋规’中最普遍并占最大比重的是火耗。火耗为本来税额的10%—50%,火耗征收的原因就是由于市面上流通银两的平色各不相同。加之,少额的纳税者用钱折纳钱粮,实际上在税金征收时规定所使用的银钱折价要比时价高,而助长火耗和银钱折价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全国统一的币制。”
张嘉璈说道:“其实以王大人现在的力量,不妨先在直隶进行货币改革,一旦获得直隶地区老百姓们的认可,有了信用,那么临近省份也会使用直隶的货币,以此推至,如果直隶的货币坚挺的话,用不了几年时间,全国都会使用直隶货币。”
阮忠枢说道:“可是,各省督抚们恐怕会阻止!”
宋汉章笑道:“以王大人今时今日的权势和地位,恐怕哪个督抚都得给面子吧?这不是问题,问题是王大人有没有这个魄力?”
什么魄力?
这话已经非常明显了,控制大清帝国的货币流通和发行的权利之后,就等于掌控了大清帝国的经济命脉。
魄力在这个时候等于委婉的问问王辰浩的野心也有多大,只要王辰浩的野心够大,那么宋汉章、张嘉璈等这些人就敢做多大。
应了那句话,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王辰浩笑了笑,道:“那还等什么?你们放手干就行!我倒要看看,你们有多大的本事!”
王士珍、阮忠枢、宋汉章、张嘉璈、叶景揆、陈锦涛和王克敏等人顿时起身,拱手领命。
“谨遵大人号令!”
所干就干,并不是空话。随后几天,宋汉章、张嘉璈、叶景揆、陈锦涛和王克敏等人便开始动手进行币制改革的准备工作,当然美国顾问精棋也参与其中,将印制美钞和英镑等技术给众人讲解,模仿一套中国人特有的钞票样式。
纸币的印制,一般上可划分为研究、制版、印刷、整理四道工序。
作为研究工序,主要着重考虑纸币的防伪性能及其艺术性。张嘉璈等人将英、法、美、德等当前世界十一个经济强国的国家纸币发行机构的要求综合起来,然后根据交通银行发行的纸币在市场上流通后的经验进行对比,通过模仿和改进他们的防伪标示来设计中国人自己的新版纸币图稿。
王辰浩要求纸币的图案、花纹、花饰、线条和文字等要设计的复杂,但却要让普通老百姓能够看得懂记得住,这样他们可以在第一时间辨认出真币和伪钞,防止伪钞干预国家经济。
这个要求看似简单,实则很高。
不过,这并不能难倒张嘉璈他们这些国内顶尖的金融家们,宋汉章和叶景葵他们对此有着丰富的经验,提出采用中国神话中的神兽、瑞兽、仁兽等作为纸币不同面值的纸币的正面图案,因为这些图案制作起来十分复杂,很难被模仿出来,同时又广为被中国百姓所熟悉,符合王辰浩的要求。
而背面模仿各国纸币采取人物肖像画,因为在列强们的防伪技术层面看来,生动的人物肖像是最难被模仿出来的。
在人物肖像选择上面,张嘉璈、宋汉章等人鉴于其他国家都是选国家的皇帝、国王、女王或者总统作为图案,因此希望以王辰浩的肖像作为新币图案。(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王辰浩设套耍了光绪一把,将日本赔偿的五百万英镑收入自己的囊中,这令光绪非常郁闷。
在经过冷静的思考之后,光绪知道他现在还没有至王辰浩于死地的证据和力量,因此不敢打草惊蛇,有苦只能自己吃了。
随着清日战争的结束,光绪的主要精力又转回国家改革上面来。
光绪最近大感自己身边无人可用,因此大力提拔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青年维新派,同他们的接触当中,光绪越发的要进行维新改革了。在光绪看来,或许只有改革这个国家制度才能够延续清王朝的统治。
经康有为上奏,光绪决定先进行货币改革,统一大清货币系统,结束全国各地私造钱币,压榨百姓财富的情况。
同时,自从银亏危机爆发后,清帝国各地已经放弃使用白银了,而是使用黄金和铜币流通。铜币是地方督抚们制造,混乱不堪,且短斤少两造成的通货膨胀十分严重,金币和纸钞也是使用外国货币,本国纸钞犹如废纸一般。
长期依赖外国货币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令清帝国的权威和影响力变弱,于是光绪决定进行币制改革。
此前,光绪就责令盛宣怀在上海成立大清通商银行,招商纳股,筹集货币金融改革所需资金。
盛宣怀不辱使命,已经筹集到了款项。光绪已经知道通商银行的大股东变成了美洲银行,也就是王辰浩。但是形势所迫,光绪想到上次他拒绝卢汉铁路跟王辰浩借钱一事被他否决后,王辰浩带头闹腾起来的全国范围内的收回路矿运动,折腾的不轻。光绪也被吓怕了,因此在这件事上有所顾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光绪责令盛宣怀连同户部尚书翁同龢,以及帮办康有为、梁启超几人筹建户部银行,准备进行币制金融改革。
清廷成立户部银行,要进行货币金融改革,顿时吸引了全世界各国列强们的目光,各国都向参与进来,因为在改革当中必然会产生“货币差”利润,小国改革的话不会引起列强们的兴趣,因为货币差很小,量也小,没什么利润可图。但是清帝国不同了,庞大的人口、庞大的市场,两千年的古老帝国,占据世界第二的gdp总量,一旦进行货币改革,那么这个货币差的利润可就庞大了。
英法美德比葡荷等十几个欧美发达国家的银行团们纷纷瞄准了清帝国货币市场,等待清帝国发行新币,然后他们就开始囤积买卖,从中赚取暴利。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如果清帝国没有足够的资金作为准备金的话,一旦被列强们疯狂囤积,必将造成货币量紧缩,引起通货紧缩,市场没有足够的货币流通,影响经济。而列强们在大量囤积后,再突然放出手里的货币,如果清帝国没有足够的力量及时消化这批货币的话,那么就会引起通货膨胀。
这一个紧缩一个膨胀,期间的利润是巨大的,对清帝国来说弄不好就会损失惨重。但是,清帝国对这方面根本不懂,确切的说没有专门人才。
不过,清帝国很幸运,因为光绪的币制改革想法当即遇到了巨大的阻力,这个阻力来自清帝国内部的庞大利益团体。
7月20日,光绪正兴致勃勃的跟翁同龢、康有为等人研究货币改革事宜时,接到了来自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闽浙总督升允、四川总督刘秉璋、云贵总督于振铎等十几个督抚们的反对,几乎全国的各个封疆大吏先后上书朝廷反对统一货币,反对进行金本位制改革,要求保持金铜本位制。
张之洞等地方督抚们的反对,主要是因为朝廷的货币改革将影响他们的收益,影响他们的敛财之路。
以张之洞的武昌造币厂为首的各省造币厂,大量发行当十铜元,一年内至少可以获得2100万两的铸造差额。张之洞反对改革根本理由是要保护地方的“既得权益”,即从造币厂的单独运营中所获得的利益。
清政府统一进行货币改革当即遭到了红灯,这令光绪非常的恼火,然而慈禧对此拒绝表态,就是要看光绪的笑话。
三日后,光绪帝又一次发布上谕,除了湖北和广东以外,其余各省停止铸银。上谕特别说明,银元是以库平七钱二分来换算,京饷为首的各种公共岁出入的30%可用银元来办理。但没过多久,江南、山东、四川、广东等仍然获得了继续铸银的许可。并且,清政府责令各省银元局提交有关银元铸造的报告书,但除了广东和云南两省外,户部没有接到其他省的报告书。这样,清政府试图统一银元的计划再次落空了。
光绪见无法阻止地方滥发钱币的势头,于是决定在京师设立银钱总厂。要求各省所用银钱,式样各殊,平色不一,最为商民之累。自应明定划一银式,于京设立铸造银钱总厂。新式银钱铸成足敷颁行后,所有完纳钱粮关税厘捐一切公款,均专用此项银钱,使补平薪水等弊扫除净尽。
为了直接掌握造币权,光绪帝设立银钱总厂,显示出要以银钱总厂的银元统一全国银元的意图。与1898年银元的使用比率不同的是,规定“所有完纳钱粮关税厘捐一切公款,均专用此项银钱”。
币制改革一事闹腾的挺欢的,但是却迟迟没有动静。各省督抚阳奉阴违,依然各自铸币,不理朝廷铸币的事情。
这样,光绪一方面要改革,一方面又无法进行,顿时下不来台。
光绪没能力进行货币金融改革,遇到了强大的阻力,可是这却给王辰浩带来了机会。
此时,直隶地界上的货币流通也非常混乱,王辰浩实际打理直隶事务,也对此了解一些。混乱的货币造成经济发展不顺畅,买家卖家认同不同的钱币,很多时候买家买不到东西,卖家也卖不出去货物。
针对这种情况,王辰浩早就准备进行直隶地界上的货币改革了,但他希望中央出台改革方案,然后王辰浩想办法控制中央发行货币这样省事。但如今王辰浩观光绪无法推行货币改革,因此就不指望光绪了,只好自己先来稳定直隶地区的货币流通。
为此,王辰浩同王士珍和阮忠枢等人商议,决定以美洲银行的黄金储备为基础,发行新货币。为此,王辰浩请来国内的一批货币专家讨论,包括张嘉璈、宋汉章、叶景揆、陈锦涛和王克敏等国内银行金融业专家们,以及美洲银行葛登尔给王辰浩请来的国际金融顾问精棋,一起着手研究新版货币事宜。
“先不说国朝其他诸省的货币有多么杂乱!单说直隶就有十几个钱庄和外国银行发行的钱币,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更是七八十种之多!而且货币之间的兑换时时刻刻都变化,不但老百姓们吃不消,就是商人都不停的在提心吊胆,生怕赔了进去!他们钱庄和银行倒是赚了个够,可是对于政府来说,那是吃了大大的哑巴亏啊!”
王辰浩提出了他的改革初衷,熟知金融问题的张嘉璈、宋汉章等人纷纷表示赞同。
阮忠枢义愤填膺的说道:“不错!我早就看不惯这些个督抚们中饱私囊了!他们都是老百姓的吸血虫,只是以前咱人卑言微,说的话还赶不上放个屁有影响力!现在有王大人主事,咱不能再眼看着不管了啊!”
众人对于王辰浩是非常尊敬的,因为他们知道很多时候,王辰浩总是站在国家民族大义上的,他们知道王辰浩为这个国家付出了多少的心血,没有人能够像王辰浩付出的那么多,这也是他们对王辰浩肃然起敬的其中一个原因。
看着众人期盼的神情,王辰浩笑了笑,说道:“金本位制改革没有问题,咱们有的是黄金储备!不过在币制改革上,直隶的现有的那些个‘陋规’等势力人群,我们如何处理?”
王辰浩认为最大的问题不是有没有钱,也不是有没有人会改革,而是改革必将触动一些人的利益,就像光绪的币制改革面临各省督抚们的反对一样。王辰浩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咸丰以来,清政府即想让面临崩溃的传统制钱体制(特别是京师地区)得到恢复。1887年清政府采取措施,让临江临海各省使用新式机械来铸造优质钱币,同时用制钱来征收一部分厘金和盐税,通过海路运送到京师。可是,收支基本不平衡的大规模的制钱发行政策未能成功,因此没有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尽管如此,这项举措仍成为中国币制运营中的新“转机”,它引发各省开始单独铸造中国银元,带来了“通货发行的地方化”现象。
具体言之,1887年2月,两广总督张之洞指出外国银元不仅在广东,而且在全国各地都有流通,他以驱逐外国银元和填补铸造钱币所产生的损失为名,奏请利用新式机械来自铸银元。得到清政府同意后,广东于1890年发行了银元。后调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又在1893年获得了在湖北自铸银元的许可,并于1895年开始在湖北发行银元。
甲午战争以后,在逐渐活跃的币制问题讨论中,又有人提出扩大银元铸造的建议,同时,由于银元铸造具有巨大利益,各省都先后开始了银元铸造,到1897年为止,奉天、吉林、直隶、江苏、福建、安徽、新疆、湖南、浙江等也都自铸银元。各省的银元铸造存在着很多问题。各省所铸银元的平色(重量和纯度)不一致。1897年吉林铸造的大银元(面额1元),重量只有0.6988两(库平);1898年直隶北洋机器局所铸大银元为0.7289两;1897年奉天发行的大银元的纯度是0.845,而湖北的为0.904。
由于各省银元的平色不同,这些银元离开所铸造的省份进行流通,就会大幅贬值,即使在省内流通,也比墨西哥银元等外国银元便宜。
更为严重的是,铸造利益的扩大使得小银元大量发行。大银元的铸造利益率只不过为2%左右,但是纯度为0.82的小银元的铸造利益率却是10%左右,因此各省所铸造的银元中面额为二角的小银元占了绝大多数。
这样一来,大银元和小银元之间的法定比价就崩溃了,小银元的实际流通价格比面额更便宜。此外,铸造利益也使各省间产生了矛盾。譬如,湖广总督张之洞为了确保湖北银元局所铸银元的销路,便反对两江总督刘坤一开设江南银元局,而刘坤一则置之不理,强行铸造银元。
以上种种理由说明各省的银元铸造给晚清的货币体系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出于铸造利益而滥发银元,跟制钱铸造的不振一起加速了“银贱钱贵”的现象。为了解决“钱贵”现象,有人数次提出了铸造当十铜元的建议,但鉴于咸丰年间发行当十大钱的失败教训,清政府对当十铜元的发行犹豫不决。
清政府结果统一银元的计划,因为势力强大的督抚们的反对,实际上是失败了。
宋汉章说道:“地方之所以规避中央的币制改革,是因为地方行政和财政的内部构造上存在着所谓‘陋规’的问题。官员的俸禄非常低,地方官的收入并不能支付所需,更不要说没有俸禄的胥吏和衙役了。因此知县以下的胥吏、衙役们征收‘陋规’以维持生计和官衙的公共支出。‘陋规’中最普遍并占最大比重的是火耗。火耗为本来税额的10%—50%,火耗征收的原因就是由于市面上流通银两的平色各不相同。加之,少额的纳税者用钱折纳钱粮,实际上在税金征收时规定所使用的银钱折价要比时价高,而助长火耗和银钱折价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全国统一的币制。”
张嘉璈说道:“其实以王大人现在的力量,不妨先在直隶进行货币改革,一旦获得直隶地区老百姓们的认可,有了信用,那么临近省份也会使用直隶的货币,以此推至,如果直隶的货币坚挺的话,用不了几年时间,全国都会使用直隶货币。”
阮忠枢说道:“可是,各省督抚们恐怕会阻止!”
宋汉章笑道:“以王大人今时今日的权势和地位,恐怕哪个督抚都得给面子吧?这不是问题,问题是王大人有没有这个魄力?”
什么魄力?
这话已经非常明显了,控制大清帝国的货币流通和发行的权利之后,就等于掌控了大清帝国的经济命脉。
魄力在这个时候等于委婉的问问王辰浩的野心也有多大,只要王辰浩的野心够大,那么宋汉章、张嘉璈等这些人就敢做多大。
应了那句话,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王辰浩笑了笑,道:“那还等什么?你们放手干就行!我倒要看看,你们有多大的本事!”
王士珍、阮忠枢、宋汉章、张嘉璈、叶景揆、陈锦涛和王克敏等人顿时起身,拱手领命。
“谨遵大人号令!”
所干就干,并不是空话。随后几天,宋汉章、张嘉璈、叶景揆、陈锦涛和王克敏等人便开始动手进行币制改革的准备工作,当然美国顾问精棋也参与其中,将印制美钞和英镑等技术给众人讲解,模仿一套中国人特有的钞票样式。
纸币的印制,一般上可划分为研究、制版、印刷、整理四道工序。
作为研究工序,主要着重考虑纸币的防伪性能及其艺术性。张嘉璈等人将英、法、美、德等当前世界十一个经济强国的国家纸币发行机构的要求综合起来,然后根据交通银行发行的纸币在市场上流通后的经验进行对比,通过模仿和改进他们的防伪标示来设计中国人自己的新版纸币图稿。
王辰浩要求纸币的图案、花纹、花饰、线条和文字等要设计的复杂,但却要让普通老百姓能够看得懂记得住,这样他们可以在第一时间辨认出真币和伪钞,防止伪钞干预国家经济。
这个要求看似简单,实则很高。
不过,这并不能难倒张嘉璈他们这些国内顶尖的金融家们,宋汉章和叶景葵他们对此有着丰富的经验,提出采用中国神话中的神兽、瑞兽、仁兽等作为纸币不同面值的纸币的正面图案,因为这些图案制作起来十分复杂,很难被模仿出来,同时又广为被中国百姓所熟悉,符合王辰浩的要求。
而背面模仿各国纸币采取人物肖像画,因为在列强们的防伪技术层面看来,生动的人物肖像是最难被模仿出来的。
在人物肖像选择上面,张嘉璈、宋汉章等人鉴于其他国家都是选国家的皇帝、国王、女王或者总统作为图案,因此希望以王辰浩的肖像作为新币图案。(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