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61)
那你爸妈知道了?
肯定知道了啊,我爸把我赶出家门了,不过还好,还有我外婆给我买的这个小公寓不至于睡大街。
孟新辞虽然自己对万均修绝对不会再有退缩,但是听到徐开慈这么说还是吓了跳。他以为上海已经足够开放包容,能容得下他所有的情绪和秘密,没想到还是不行,还是会有反对的声音。
徐春晔这辈子就是混艺术圈的,眼光应该要比别的还要开放和包容一些,可是连徐春晔都觉得这种事情丢脸,连自己亲儿子都扫地出门,更何况别人。
他突然有点明白万均修为什么那会怎么都不愿意孟新辞出柜了。
只可惜明白得太晚,更何况一个人不就是这样吗?前辈把所有的经验所有的利害关系都摊开了告诉晚辈,可又有几个晚辈会听。
孟新辞突然觉得有点烦闷,借着买菜下了楼,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转着。
最近天气不好,这会都快十点,可上海的天看着还是灰蒙蒙的,不仅如此,还有薄薄层雾遮挡着视线。
前面是个十字路口,因为大雾,孟新辞看不清交通信号灯,不知道该往那个方向走。
他突然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是真的点头绪都没有。
他甚至开始担心,自己那么喜欢万均修,会不会开始就是一场祸事,不是对自己,是对万均修。如果自己真的把这件事公诸于总,有人顺藤摸瓜知道那个人是万均修,万均修一个人在那个小小的城市该如何立足。
想到这个,孟新辞忍不住地觉得鼻酸,觉得鼻子酸得疼,那种吸进口冷气后整个鼻腔都弥漫着痛意的感觉,激得他眼泪都掉了下来。
他低着头捂着鼻子,感觉自己只要不继续吸进这些冷空气,鼻子就不会那么酸疼。
可豆大般的泪滴却没因为这样能停止掉落,大滴大滴地掉在地上。
孟新辞开始只是捂着鼻子,后面竟然变成了死死地捏着鼻子,捏得气都喘不过来。
他现在好想好想,好想有个人告诉他自己应该怎么办,好像自己无论下步该怎么走,都是错的。
孟新辞忍不住给万均修发了消息,他不央求万均修给他指明一个方向,就只是希望万均修能和他说说话,哪怕就一句也行。
他问万均修:如果在大雾天,我要怎么才能往前走?
万均修最近总是心神不宁,从他知道孟新辞写了个故事后就总是睡不好。他不知道孟新辞到底写了些什么,更不知道这个故事到底会被多少人看到。
如果看到了只是当个故事过了就,要是一当真联系到作者本人,那新辞会不会受牵连,或者被别人报以异样的眼光。
这些都是万均修担心的事情,至于他自己,好像不在他考虑的范围里。
他寂寂无名,就算是在这座小城市里,认识他的人也知之甚少,他没有做过什么杰出的贡献,也没有什么英勇的事迹值得流传。唯一能让别人多看两眼的,就是他身子底下还坐着辆轮椅。
万均修很害怕,害怕孟新辞会因为这件事带来很多麻烦。成功与否在他这里都不是要首先考虑的事情,他只怕孟新辞会遭遇麻烦,会遭遇不公。
他看到手机消息了,只是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们两个现在都好像走在大雾里,孟新辞的那句我们会有以后惹得万均修现在都心神不宁,每次想到就会觉得难以言说,到底要怎么才会有以后,到底要怎么做,才可以落得个圆满的结局。
万均修又看到一条新的消息,还是一句问句,孟新辞问他:你会不会觉得,我的喜欢是一件令你困扰的事情?
这句话万均修更不知道要怎么回答,他从来都没有觉得孟新辞对他来说是困扰,无论做什么,万均修看孟新辞都是欢欣喜悦的。
可是他更多的时候都在问自己,会不会就是因为自己的放纵,才让孟新辞那么深陷其中。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错的就是自己,给孟新辞惹麻烦的还是自己。
万均修想了想,艰难地用小拇指的关节打下行字,想来想去,好像也只能这么回答孟新辞。
他说:你只管心无旁骛地往前走,不要怕,但是如果累了,那你也不是一点退路都没有。
天光照下来,突然就又晴了。孟新辞看到消息破涕笑起来,盯着消息看了好久。
他打了好多字,还想要问好多问题,想想又全都删了。
他就在路边站了好久,盯着那条消息想了好多。过了好久还是继续往前走,外面有点冷,还是要赶紧回到公寓,至少冷风不太能刮进来。
不管怎么样,菜还是要买,饭还是要吃,日子还是要过。
孟新辞觉得自己很没出息,万均修不理他的时候他挂着他,把以后当成他前进的动力。万均修肯理会他,能和他好好说话,他又把这轻飘飘的句话当成是他重新出发的动力。
万均修要是一场宴席,孟新辞觉得自己定是最贪杯的那个宾客。无论万均修是真的欢欣喜悦地宴请他,还是万均修藏着歹意给他办场鸿门宴,孟新辞都会心甘情愿地坐下来痛饮三百杯。
敬酒喝得,罚酒也心甘情愿地尽数饮下。
徐春晔以为孟新辞不会再来话剧院了,他都三天没出现了,没想到第四天他才进到话剧院,就看到孟新辞在勤勤恳恳地打扫卫生。
脸皮真厚。
徐春晔心里这么想,脸上却没表现出来。
他没理孟新辞,目光都没在孟新辞身上多停留。反正自己安置下去的已经够了,孟新辞的这个故事只要自己不点头,是没有人会配合他的。
可没想到孟新辞自己凑了上来,他把改好的剧本重新递给了徐春晔,请徐春晔重新给他看看。
说这话的时候孟新辞冷冷淡淡的,他已经料到徐春晔不会尽心尽力地帮他了。既然不会帮忙那孟新辞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他把以前被张编剧否决掉的几个情节都又加了上去。
没别的原因,他就是觉得别的故事可以删减,可以改编,甚至可以改得和原来的想法大相径庭。唯独这个不行,缺少个情节都不行,缺了个这个故事就不完整了。
徐春晔果然只是随便翻了翻就又还给了孟新辞,推脱说现在孟新辞全权负责这个故事,他自己决定就好。
这句话正好是孟新辞想听到的,他点了点头,眼睛里闪了点点光,他说:嗯,我明白了,可能别的前辈们都挺忙的,估计也没空搭理我,我想要那些戏剧学院的学生行吗?
那怎么行?他们还没能力上场的,我看你真是要把自己玩废。徐春晔口回绝。
孟新辞不怒反笑,他微微歪着头眯着眼睛,看着又严肃又随意,反正老师您就没打算让《安于何处》登台,我用谁,怎么用,也只能算我的小打小闹,那既然这样,不如就让他们跟着我排练。
孟新辞来上班的头一天就考虑好了,等新学期开学,会有些戏剧学院的学生过来。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剧本轮到他们,来了也无非打杂,或者充当个不咸不淡的小配角。
孟新辞到时候就去求他们,无论能不能搬到舞台上,他总要把这件事做完。
不留遗憾,就是最圆满的结局。
果然孟新辞找到了几个长得还算清秀的大学生,他们也愿意配合孟新辞。孟新辞不好意思让他们白干活,连着请了他们好几顿火锅,又人给了点钱。
拿人手软,吃人嘴短,几个学生是真的配合孟新辞。
孟新辞也说了,他也是第次挑那么重的担子,说不定也是他最后一次了。有什么不对的,就大伙坐下来一起讨论,就不要当时一项工作,就当成是一次互相学习。
他们找不到正常时间的排练场,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楼梯间一遍遍地对台词,要么就是等别人都收工了才能借的到场地。
那段时间孟新辞行人出了话剧院,天都黑了。
不过上海本来就是不夜城,再晚都灯火通明,几个人哪怕走在路上,也在考虑动作和台词。
没有人问这个故事是怎么来的,问那么多没什么用,就只管往前冲,做好自己分内该做的事情就行了。
最后试演那天,孟新辞反而安静了下来,他混入不多的观众里,就坐在台下静静地看着。
说来也是神奇,孟新辞挑选的个主角平时没什么稀奇的,化了妆穿上服装,灯光再这么打,恍惚间看起来还真的很像万均修二十来岁的样子。
孟新辞在台下看着他说那些万均修以前说过的话,竟然一下子恍神不知道到底是现实还是自己给自己了个幻境。
可一谢幕,孟新辞又立马清醒了过来,他自己用浓墨重彩给自己和万均修造了个完满的结局,可现实里离这个结局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作者有话要说:元宵节快乐
感谢在2021022411:54:37~2021022611:45:3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wifi战队的阿狗哥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wifi战队的阿狗哥、1889010510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2章
最近在某站,有个话题帖子被俏俏地顶上来,讨论度好挺高的。
话题内容说的是一部话剧,这部小众题材的话剧其实排座不多,好几天才有一场,但是看过的观众几乎都是好评。
有些人把故事情节po在了网上,几句让人比较记忆深刻的台词也发了出来,这才引起那么高的讨论度。搞得没看过的人,都想要去看看了。
这个故事讲的是民国时期,两个小人物的故事,故事里一个是被队伍遗忘了的伤兵,一个是和家人走散了的卖报少年。
明明讲的是两个小人物的事情,但是却侧面讲述了那个年代的动荡和不安。剧情里最难过的事就是主角间明明想互相依靠互相依偎,但却因为各种原因而失散了好多年。还好两个人都一直挂念这对方,就算分开很多年,最后也终于得以相见。
网上的人对这部话剧讨论的角度各不一样,有些只是单纯感叹生于乱世,民生多艰。
有些人则是觉得,剧中两个主角真的好好哭啊,分开的那么多年,在那个时候通讯不发达,别说听听对方声音,就连下落都只能靠着道听途说来的一点点蛛丝马迹,一直不放弃地在寻找对方。最后在一起实属不易,谢幕前那个拥抱真的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这些人在搜台词的时候,竟然发现了一个叫你的小孩的微博账号,微博里好些内容竟然和台词一模一样。
后面有人开始猜,这会不会是根据真人真事来写的?有人开始在网上联系微博内容和话剧写小作文,最后传出来的版本,精彩程度不亚于网文网站里的小说。
孟新辞没有料到会这样,从试演结束后,孟新辞就再也没管过《安于何处》,不去管剧院怎么排座,也没去看网上的评论。
好像就只是做完了一项工作一样,这件事对他来说就已经任务完成。实则是害怕自己做的不够好,害怕那些评论会不如他的意,不敢看,就干脆不去看。
他知道徐春晔不待见他,他也不去触霉头,一头扎进儿童部。他都想好了,等他再攒点钱,把大三的学费和生活费攒够,还是要忙着专业课的,到时候就推辞自己太忙了,以后就不来了。
进话剧院原本就是为了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是他自己后面痴心妄想妄图以为凭着一点点自以为天赋的东西,就想踏足这个行业。没想到事情没做好,反而闯了那么大一场祸,还好最后也补救回来了,不然他可能要被徐春晔整个吞了。
从徐开慈最近的生活情况就能看得出来,对孟新辞和徐开慈的取向,徐春晔是一点都不能接受的。
反正以后也没办法在他手底下过活,不如自己识趣点自己退出。
孟新辞没有看到网上怎么说的,万均修可看到了。这部话剧衍生出来的小作文太火,火到有杂志都刊登了期中写得最好的一篇。
万均修闲来无事在给铺子里的书籍们擦灰的时候无意间瞥见,出于好奇便撕开了一本的塑封拿来看。
一开始那些情节,看着都还好,毕竟还有作者自己的想象加了进去。可后面的万均修越看越不对劲,里面有好多情节,万均修都觉得好眼熟,好像这些事情自己和孟新辞也有过。
比如生日上,那个带着眼泪的吻。
万均修一开始把杂志摊在腿上看,他没想那么多,就纯粹做一个消遣。可是后面那些越来越眼熟,他眯着眼睛怕自己看错了,又伸手把杂志举起来放柜台上趴着仔仔细细地看。
他越看越是心脏狂跳,他几乎要确定,里面很多很多话,都是新辞写的。
他见过其中一句话,他明明见过的,但是他已经忘了在哪里见过了。
到底是在哪里见过?到底是在哪里?
不是对他说的,至少没有当面说出来过。
好像是新辞写在一张纸上的,他写作文的时候有打草稿的习惯。
作文
是了,就是了,那天万均修进门给孟新辞送牛奶的时候,孟新辞正在写一个什么东西,见万均修突然进去,就急匆匆地合上了本子。
万均修没有看到所有的内容,只记得露出来的地方有半句话。
走向我。
而杂志上写着的是:当我满心欢喜地走向你的时候,你是不是也在坚定不移地走向我?
万均修一下子瘫坐在轮椅上,好像失去了全部力气一样,再也挺坐不起来。他靠着轮椅靠背静静地坐着,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该怎么办。
过了一会,他觉得不能继续再坐在店里了,他想回家。
虽然心里已经确定,可是还抱着一点点期望,期待只是自己想错了。
他知道孟新辞要写一个故事,孟新辞已经和他说过,但是他万万没想到影响力会那么大,会有那么多人甚至连杂志上都在说这件事。
如果真的是这样,新辞怎么办?
自己可以躲在这座小城里当做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孟新辞不行。
旁边小吃店的老板还惊讶万均修怎么大中午的就回家了,他可是每天雷打不动七点多才要打烊的人。
万均修讪讪地笑笑,说家里有事,要先回去。
万均修回家的时候一路都在恍神,中途撞到了好几次沿路的景观灌木丛,有次差点栽了进去。
要不要走向我,要不要走向我,要不要走向我。
这句话像一根针扎在万均修心上,从隐隐作痛,变成痛到无法动弹。
中途他好几次停下来,让自己冷静下来,才能接着往下走,到后面甚至要抬起手来把眼泪擦掉才能继续走。
好不容易到家,一向爱干净的万均修连轮椅都没擦,鞋也没换。他仗着自己反正感觉不到疼痛,冲着用膝盖顶开了孟新辞房间的门。
肯定知道了啊,我爸把我赶出家门了,不过还好,还有我外婆给我买的这个小公寓不至于睡大街。
孟新辞虽然自己对万均修绝对不会再有退缩,但是听到徐开慈这么说还是吓了跳。他以为上海已经足够开放包容,能容得下他所有的情绪和秘密,没想到还是不行,还是会有反对的声音。
徐春晔这辈子就是混艺术圈的,眼光应该要比别的还要开放和包容一些,可是连徐春晔都觉得这种事情丢脸,连自己亲儿子都扫地出门,更何况别人。
他突然有点明白万均修为什么那会怎么都不愿意孟新辞出柜了。
只可惜明白得太晚,更何况一个人不就是这样吗?前辈把所有的经验所有的利害关系都摊开了告诉晚辈,可又有几个晚辈会听。
孟新辞突然觉得有点烦闷,借着买菜下了楼,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转着。
最近天气不好,这会都快十点,可上海的天看着还是灰蒙蒙的,不仅如此,还有薄薄层雾遮挡着视线。
前面是个十字路口,因为大雾,孟新辞看不清交通信号灯,不知道该往那个方向走。
他突然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是真的点头绪都没有。
他甚至开始担心,自己那么喜欢万均修,会不会开始就是一场祸事,不是对自己,是对万均修。如果自己真的把这件事公诸于总,有人顺藤摸瓜知道那个人是万均修,万均修一个人在那个小小的城市该如何立足。
想到这个,孟新辞忍不住地觉得鼻酸,觉得鼻子酸得疼,那种吸进口冷气后整个鼻腔都弥漫着痛意的感觉,激得他眼泪都掉了下来。
他低着头捂着鼻子,感觉自己只要不继续吸进这些冷空气,鼻子就不会那么酸疼。
可豆大般的泪滴却没因为这样能停止掉落,大滴大滴地掉在地上。
孟新辞开始只是捂着鼻子,后面竟然变成了死死地捏着鼻子,捏得气都喘不过来。
他现在好想好想,好想有个人告诉他自己应该怎么办,好像自己无论下步该怎么走,都是错的。
孟新辞忍不住给万均修发了消息,他不央求万均修给他指明一个方向,就只是希望万均修能和他说说话,哪怕就一句也行。
他问万均修:如果在大雾天,我要怎么才能往前走?
万均修最近总是心神不宁,从他知道孟新辞写了个故事后就总是睡不好。他不知道孟新辞到底写了些什么,更不知道这个故事到底会被多少人看到。
如果看到了只是当个故事过了就,要是一当真联系到作者本人,那新辞会不会受牵连,或者被别人报以异样的眼光。
这些都是万均修担心的事情,至于他自己,好像不在他考虑的范围里。
他寂寂无名,就算是在这座小城市里,认识他的人也知之甚少,他没有做过什么杰出的贡献,也没有什么英勇的事迹值得流传。唯一能让别人多看两眼的,就是他身子底下还坐着辆轮椅。
万均修很害怕,害怕孟新辞会因为这件事带来很多麻烦。成功与否在他这里都不是要首先考虑的事情,他只怕孟新辞会遭遇麻烦,会遭遇不公。
他看到手机消息了,只是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们两个现在都好像走在大雾里,孟新辞的那句我们会有以后惹得万均修现在都心神不宁,每次想到就会觉得难以言说,到底要怎么才会有以后,到底要怎么做,才可以落得个圆满的结局。
万均修又看到一条新的消息,还是一句问句,孟新辞问他:你会不会觉得,我的喜欢是一件令你困扰的事情?
这句话万均修更不知道要怎么回答,他从来都没有觉得孟新辞对他来说是困扰,无论做什么,万均修看孟新辞都是欢欣喜悦的。
可是他更多的时候都在问自己,会不会就是因为自己的放纵,才让孟新辞那么深陷其中。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错的就是自己,给孟新辞惹麻烦的还是自己。
万均修想了想,艰难地用小拇指的关节打下行字,想来想去,好像也只能这么回答孟新辞。
他说:你只管心无旁骛地往前走,不要怕,但是如果累了,那你也不是一点退路都没有。
天光照下来,突然就又晴了。孟新辞看到消息破涕笑起来,盯着消息看了好久。
他打了好多字,还想要问好多问题,想想又全都删了。
他就在路边站了好久,盯着那条消息想了好多。过了好久还是继续往前走,外面有点冷,还是要赶紧回到公寓,至少冷风不太能刮进来。
不管怎么样,菜还是要买,饭还是要吃,日子还是要过。
孟新辞觉得自己很没出息,万均修不理他的时候他挂着他,把以后当成他前进的动力。万均修肯理会他,能和他好好说话,他又把这轻飘飘的句话当成是他重新出发的动力。
万均修要是一场宴席,孟新辞觉得自己定是最贪杯的那个宾客。无论万均修是真的欢欣喜悦地宴请他,还是万均修藏着歹意给他办场鸿门宴,孟新辞都会心甘情愿地坐下来痛饮三百杯。
敬酒喝得,罚酒也心甘情愿地尽数饮下。
徐春晔以为孟新辞不会再来话剧院了,他都三天没出现了,没想到第四天他才进到话剧院,就看到孟新辞在勤勤恳恳地打扫卫生。
脸皮真厚。
徐春晔心里这么想,脸上却没表现出来。
他没理孟新辞,目光都没在孟新辞身上多停留。反正自己安置下去的已经够了,孟新辞的这个故事只要自己不点头,是没有人会配合他的。
可没想到孟新辞自己凑了上来,他把改好的剧本重新递给了徐春晔,请徐春晔重新给他看看。
说这话的时候孟新辞冷冷淡淡的,他已经料到徐春晔不会尽心尽力地帮他了。既然不会帮忙那孟新辞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他把以前被张编剧否决掉的几个情节都又加了上去。
没别的原因,他就是觉得别的故事可以删减,可以改编,甚至可以改得和原来的想法大相径庭。唯独这个不行,缺少个情节都不行,缺了个这个故事就不完整了。
徐春晔果然只是随便翻了翻就又还给了孟新辞,推脱说现在孟新辞全权负责这个故事,他自己决定就好。
这句话正好是孟新辞想听到的,他点了点头,眼睛里闪了点点光,他说:嗯,我明白了,可能别的前辈们都挺忙的,估计也没空搭理我,我想要那些戏剧学院的学生行吗?
那怎么行?他们还没能力上场的,我看你真是要把自己玩废。徐春晔口回绝。
孟新辞不怒反笑,他微微歪着头眯着眼睛,看着又严肃又随意,反正老师您就没打算让《安于何处》登台,我用谁,怎么用,也只能算我的小打小闹,那既然这样,不如就让他们跟着我排练。
孟新辞来上班的头一天就考虑好了,等新学期开学,会有些戏剧学院的学生过来。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剧本轮到他们,来了也无非打杂,或者充当个不咸不淡的小配角。
孟新辞到时候就去求他们,无论能不能搬到舞台上,他总要把这件事做完。
不留遗憾,就是最圆满的结局。
果然孟新辞找到了几个长得还算清秀的大学生,他们也愿意配合孟新辞。孟新辞不好意思让他们白干活,连着请了他们好几顿火锅,又人给了点钱。
拿人手软,吃人嘴短,几个学生是真的配合孟新辞。
孟新辞也说了,他也是第次挑那么重的担子,说不定也是他最后一次了。有什么不对的,就大伙坐下来一起讨论,就不要当时一项工作,就当成是一次互相学习。
他们找不到正常时间的排练场,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楼梯间一遍遍地对台词,要么就是等别人都收工了才能借的到场地。
那段时间孟新辞行人出了话剧院,天都黑了。
不过上海本来就是不夜城,再晚都灯火通明,几个人哪怕走在路上,也在考虑动作和台词。
没有人问这个故事是怎么来的,问那么多没什么用,就只管往前冲,做好自己分内该做的事情就行了。
最后试演那天,孟新辞反而安静了下来,他混入不多的观众里,就坐在台下静静地看着。
说来也是神奇,孟新辞挑选的个主角平时没什么稀奇的,化了妆穿上服装,灯光再这么打,恍惚间看起来还真的很像万均修二十来岁的样子。
孟新辞在台下看着他说那些万均修以前说过的话,竟然一下子恍神不知道到底是现实还是自己给自己了个幻境。
可一谢幕,孟新辞又立马清醒了过来,他自己用浓墨重彩给自己和万均修造了个完满的结局,可现实里离这个结局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作者有话要说:元宵节快乐
感谢在2021022411:54:37~2021022611:45:3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wifi战队的阿狗哥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wifi战队的阿狗哥、1889010510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2章
最近在某站,有个话题帖子被俏俏地顶上来,讨论度好挺高的。
话题内容说的是一部话剧,这部小众题材的话剧其实排座不多,好几天才有一场,但是看过的观众几乎都是好评。
有些人把故事情节po在了网上,几句让人比较记忆深刻的台词也发了出来,这才引起那么高的讨论度。搞得没看过的人,都想要去看看了。
这个故事讲的是民国时期,两个小人物的故事,故事里一个是被队伍遗忘了的伤兵,一个是和家人走散了的卖报少年。
明明讲的是两个小人物的事情,但是却侧面讲述了那个年代的动荡和不安。剧情里最难过的事就是主角间明明想互相依靠互相依偎,但却因为各种原因而失散了好多年。还好两个人都一直挂念这对方,就算分开很多年,最后也终于得以相见。
网上的人对这部话剧讨论的角度各不一样,有些只是单纯感叹生于乱世,民生多艰。
有些人则是觉得,剧中两个主角真的好好哭啊,分开的那么多年,在那个时候通讯不发达,别说听听对方声音,就连下落都只能靠着道听途说来的一点点蛛丝马迹,一直不放弃地在寻找对方。最后在一起实属不易,谢幕前那个拥抱真的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这些人在搜台词的时候,竟然发现了一个叫你的小孩的微博账号,微博里好些内容竟然和台词一模一样。
后面有人开始猜,这会不会是根据真人真事来写的?有人开始在网上联系微博内容和话剧写小作文,最后传出来的版本,精彩程度不亚于网文网站里的小说。
孟新辞没有料到会这样,从试演结束后,孟新辞就再也没管过《安于何处》,不去管剧院怎么排座,也没去看网上的评论。
好像就只是做完了一项工作一样,这件事对他来说就已经任务完成。实则是害怕自己做的不够好,害怕那些评论会不如他的意,不敢看,就干脆不去看。
他知道徐春晔不待见他,他也不去触霉头,一头扎进儿童部。他都想好了,等他再攒点钱,把大三的学费和生活费攒够,还是要忙着专业课的,到时候就推辞自己太忙了,以后就不来了。
进话剧院原本就是为了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是他自己后面痴心妄想妄图以为凭着一点点自以为天赋的东西,就想踏足这个行业。没想到事情没做好,反而闯了那么大一场祸,还好最后也补救回来了,不然他可能要被徐春晔整个吞了。
从徐开慈最近的生活情况就能看得出来,对孟新辞和徐开慈的取向,徐春晔是一点都不能接受的。
反正以后也没办法在他手底下过活,不如自己识趣点自己退出。
孟新辞没有看到网上怎么说的,万均修可看到了。这部话剧衍生出来的小作文太火,火到有杂志都刊登了期中写得最好的一篇。
万均修闲来无事在给铺子里的书籍们擦灰的时候无意间瞥见,出于好奇便撕开了一本的塑封拿来看。
一开始那些情节,看着都还好,毕竟还有作者自己的想象加了进去。可后面的万均修越看越不对劲,里面有好多情节,万均修都觉得好眼熟,好像这些事情自己和孟新辞也有过。
比如生日上,那个带着眼泪的吻。
万均修一开始把杂志摊在腿上看,他没想那么多,就纯粹做一个消遣。可是后面那些越来越眼熟,他眯着眼睛怕自己看错了,又伸手把杂志举起来放柜台上趴着仔仔细细地看。
他越看越是心脏狂跳,他几乎要确定,里面很多很多话,都是新辞写的。
他见过其中一句话,他明明见过的,但是他已经忘了在哪里见过了。
到底是在哪里见过?到底是在哪里?
不是对他说的,至少没有当面说出来过。
好像是新辞写在一张纸上的,他写作文的时候有打草稿的习惯。
作文
是了,就是了,那天万均修进门给孟新辞送牛奶的时候,孟新辞正在写一个什么东西,见万均修突然进去,就急匆匆地合上了本子。
万均修没有看到所有的内容,只记得露出来的地方有半句话。
走向我。
而杂志上写着的是:当我满心欢喜地走向你的时候,你是不是也在坚定不移地走向我?
万均修一下子瘫坐在轮椅上,好像失去了全部力气一样,再也挺坐不起来。他靠着轮椅靠背静静地坐着,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该怎么办。
过了一会,他觉得不能继续再坐在店里了,他想回家。
虽然心里已经确定,可是还抱着一点点期望,期待只是自己想错了。
他知道孟新辞要写一个故事,孟新辞已经和他说过,但是他万万没想到影响力会那么大,会有那么多人甚至连杂志上都在说这件事。
如果真的是这样,新辞怎么办?
自己可以躲在这座小城里当做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孟新辞不行。
旁边小吃店的老板还惊讶万均修怎么大中午的就回家了,他可是每天雷打不动七点多才要打烊的人。
万均修讪讪地笑笑,说家里有事,要先回去。
万均修回家的时候一路都在恍神,中途撞到了好几次沿路的景观灌木丛,有次差点栽了进去。
要不要走向我,要不要走向我,要不要走向我。
这句话像一根针扎在万均修心上,从隐隐作痛,变成痛到无法动弹。
中途他好几次停下来,让自己冷静下来,才能接着往下走,到后面甚至要抬起手来把眼泪擦掉才能继续走。
好不容易到家,一向爱干净的万均修连轮椅都没擦,鞋也没换。他仗着自己反正感觉不到疼痛,冲着用膝盖顶开了孟新辞房间的门。